文带来的感动,是一点一滴的渗透,润物细无声。不是一把利刃戳中心脏瞬间让人涕泗滂沱的冲击,而是不知不觉之中发现眼眶已微湿的脉脉温情。
5 Y4 E, Q& o7 H6 f( I. R* i
% W! g0 l) J- S9 e8 w! I
其实我觉得,第三部分即宫城部分,才是主体,而前两部分是起辅助作用的。宫城部分有种揭开谜题答案的恍然大悟之感。到底要说的还是三井“沉沦”和复活的故事:我把本文视为三井的又一次“沉沦”和复活——这复活不像原著那次的惨烈,却独有种悄然无声的温柔光彩。如果说,原著中让三井复活的,是三井对于篮球的执着热爱;那么本文中,是朋友的鼓励和帮助。
0 w1 Q8 m+ n/ c& K" e5 x0 m3 R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0 N$ a& w M, q% R
纯净的友谊,默契地理解和支持,这是本文最打动我的地方,在路上看文的时候,一直在听那首《我的朋友》。浅野,初音,宫城,三个人从各自的角度冷静地“观察”三井的一举一动,三段体的故事完成了三井人生中又一次的蜕变和升华。——我实在大爱这种“冷静的观察”,带有种超然物外的静默和客观,然而文字间作者借人物之口抒发的感慨,却依然能通过三个人物对“我的朋友”三井的感情感到置身其中。
' ^) w4 F+ Q" s
9 E% q5 [: ^( R
在脉脉温情之外,给我很多惊喜的,是作者对于SD原著人物理解的精准,作者对于领悟SD精神时的开阔视野。看文时,除去感动,认同,小小的幽默还经常让我不自觉地笑出声来。
3 w5 a" o# ]& p; w: B4 }
6 t; J3 h+ D# ?! a; [4 G; }www.micchi14.net同人小说,人物“到位”是我最为看重的。
- E; M8 z6 q0 ]5 f3 y, K% T这文的三井塑造,是我看过的最好之一。这是最最最最可贵的!要知道三井多么难写啊。
4 f9 \4 f- C7 E# o- R) i2 ~2 `
让我惊喜之处在于,作者在自己潇洒发挥的时候,一旦要跑出人物性格的框子,马上悬崖勒马,在双杠的两级之间摇摆,不出格却能游刃有余。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3 ]2 ]. ^9 G7 q; P! X% L N引用:
当无聊的老头子点到大川的名字时,三井十分义气地潇洒代答
, G# o9 @ t& E引用:
小帅哥是个很特别的人,以我的经验来 看,他害怕孤独所以很依赖友情,但是由于某种原因不能真正融入自己现在的生活圈子,他看似简单但是心事极重,其实是个矛盾的统一体。
- J. V, X& d( Z3 }2 B
——浅野和初音对三井的看法。“讲义气”和“距离感”看似矛盾,却绝不对立,非常到位地描绘了那时候三井的心境。外表的热情开朗,内心的苦闷却不愿与人倾诉,一个人默默地钻牛角尖。我不由得想起三井在“不良”的两年,也是这样的矛盾心态。
9 p$ ?' a: c3 z8 j; r
/ y9 F1 \, [0 `/ n. x引用:
“哟,好久不见了,三井~”他熟络地打着招呼,“怎么架子这样大,我们几个轮番轰炸你是理也不理,害的我亲自出马。”
# l9 u/ `: z& j" c- G——随和又犀利的宫城,一句话揭开三井的面具,略带着埋怨的玩笑话,却丝毫不伤人。
. e y. S8 J, N% p' v
3 A# ]+ ?/ _ H& ^引用:
三井回来后突然做什么事情都比从前要认 真积极些,不再只有在考试前一天才开始努力温书而变成了考试前三天。
4 I+ u$ Z. `, H2 w" R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我大爱的一段描写,看的时候我笑了,还有小小的温暖感。一天变成三天,重新找到目标的三井,不爱学习的三井,竟然这样完美地融合。作者对性格的拿捏把握不温不火,游刃有余!
; F. l) H! u+ z" ?. w* X+ {1 f$ k& X* \; p+ M+ V- z引用:
“是啊,樱木赶去成田机场接人,我就来 这找你,然后我们三个一起把你绑回神奈川,明天湘北的其他人都会去那边,还有安西教练哦~”
( Q4 A. Z* o. t$ d1 ~# H0 Q引用:
红毛刺头好像很投入地在和黑发乱毛头争 吵,而黑发的那一个好像站着睡着了?!
9 i/ N4 c4 I# N5 ^1 F5 K `! Q——樱木亲自去接流川,两个人见面却还是吵吵吵XDDD
. B4 y+ G- b0 B) E. D9 Y1 l
) \. U( |* k/ W2 v0 ]: r我相信,在塑造以上人物的一言一行时,作者肯定是花费了很大心思的,才能够写得如此惟妙惟肖,得人物精髓。
! t2 e/ j8 `8 a7 _' Y% f
3 O3 Y$ q7 O' _/ W5 z# {2 D: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而最最让我有认同感的,是作者对于SD精神的领悟!!
* k$ `0 @3 I# @: s; M3 V0 r! G. r' f引用:
我想我们三个是一类人,我们深知篮球只 是爱好,终究没办法成为事业,但是它已经深入血液,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舍弃了就好像被刀子割去骨肉,疼痛并不断流血。
www.micchi14.net. h/ X F7 _" r: h2 k" f; v& Y5 P
——无语凝噎。引用之前看到的一句话:“他的生命是开放的,向上的”。并不是必须做职业球员、并不是必须和篮球绑定、并不是必须从事和篮球相关的职业才算是不枉了热爱篮球一场,SD少年从篮球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对一项运动的热爱,他们还得到了自信,拼搏,决不轻言放弃这样的精神指引和理念,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从篮球中获得的那种强大的精神指引都不会被遗忘和抹杀——“它已经深入血液,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舍弃了就好像被刀子割去骨肉,疼痛并不断流血”。我非常非常感动于,作者有这样开阔的认识!泪!!
6 Y3 _8 _# W7 b( S8 D7 l
www.micchi14.net: h# o! U& l7 T7 _% U; V8 N引用:
在学业的负担排山倒海般袭来时,好像篮 球不能再作为一项因为喜爱而从事的运动,它成了升学的手段和工具。我知道三井无法接受这样功利地看待篮球,在经历了种种的辉煌、伤痛、挫折和悔恨之后,篮 球成为了左右他生命历程的唯一因子。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q+ r9 g6 {- Q, h a
——这一段描写让我有遇见知音想要大声歌唱的愿望!尽管是出自同一个漫画作者之手,《十日后》中三井的故事是我最不喜欢甚至反感的。“我要好好打球争取上xxx学校”这样的目标多少掺杂了点功利的色彩。当初在体育馆哭得那样惨烈,只是为了“可以打篮球”,而一旦真正打篮球了,最初的愿望满足了,却要求附加值了?——嗯,现实中我可以理解这样无意识升高的期待度,但是在梦想澎湃的纯粹SD里,对不起,我不接受。所以我一直把《十日后》排除在SD原著之外= = 在这里,谢谢作者,你还给我这样一个纯粹的三井,这样一个对篮球有着最原始最纯洁热爱的三井!!
/ U8 P6 c3 K' o* H& V9 W0 c/ c6 z& Z3 x
是非常赞的文,但是也有不足之处:
5 r" [2 p" d7 ?7 H" W& awww.micchi14.net' N6 L+ w- T2 J1 @. a" M; s0 p3 t引用:
结果就是我、樱木和流川强行将他从学校 附近的俱乐部直接押解回神奈川。后来不知道是谁解开了他的心结
( f9 U6 D+ Y% U3 K4 J
——喂喂!究竟是谁解开了他的心结呢?我感觉作者在这里小小地偷了一下懒哦,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安排情节么?所以企图蒙混过关?XDDD我觉得究竟是怎么解开心结的(无论是在安西老师的指点下还是在朋友的劝说下),都是于本文来说很重要的情节哦!
$ o& A; U7 Q- J4 t
- c) G. o! u; `% }# j; K1 n
另外,全文结构很独特,但是由于旁枝过多,导致故事的脉络不清晰,尤其是第一段故事,“浅野”有点喧宾夺主之感——只是一点点哦,关于三个朋友的“自己的故事”,其实可以适当删减?
; r- q' o& W% e" e) j# X8 j
' g9 G; ^9 q5 p最后,给作者一个大大的拥抱!让我看见这么好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