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之男红旗手
 
江湖再见
|
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0-3-12 16:45 只看该作者
Closer, Closer, Closer——评《不曾点燃》
Closer, Closer, Closer ——评《不曾点燃》
; U4 ?; x3 o6 |/ Z: z$ b( J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4 V0 P8 y# q8 @; u5 g$ `5 ^
进寿受的时候审核,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列举你最喜欢的两篇三井同人及其作者。
. _& n$ a$ s0 {我的答案是:《麦田里的寿望者》by荻野千寻,《旧客》by荩轩。
- e3 \* a4 B$ W% t1 b7 V0 y直至现在甚至永远,我的答案1都不会改变,但麦田此文和本评论无关,不再多说。
& ?0 u! A; I1 q# [: R' j J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三井的好文很多,但是我唯独选了那样一篇架空、甚至是正文番外的《旧客》,源于其描绘对象是我心中堪称神圣的唯一SD的CP:铁三,且,是最接近我心中对铁三的定位的文。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9 \$ g! r3 ]. M6 H( g
5 Y! q3 [. Y, i“一个人在拉斯维加斯的旷野飚车,风飒飒地响,我后悔让三井搭我的车——明知道他只能陪我一程,我却贪恋他的一生。”1 E5 H# y/ y* W1 q( m5 M3 j2 W
——这是《旧客》中的点睛之笔。
1 [& X' _* g" J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然而只能说“接近我的定位”,私以为败笔在于“后悔”和“贪恋”两个词。我承认三井的经过给铁男心里留下痕迹,但我拒绝称之为“贪恋”,也不认为铁男会因为陷下去而痛悔。himiko大的评论一针见血,虽然我一向不喜拾人牙慧,然则在那样精准的评论面前,所有的架子和虚荣都坍塌,变成达成共识的赞叹——“友达以上恋人未满”。www.micchi14.net2 Z* N. k1 w6 |
4 Z+ z5 e# C( N# v7 U: g/ I7 ]
所以一直存留一份遗憾,长久以来期待着那么一篇铁三文,一辆车子,停在我心里的空位上,不偏不倚,不前不后。SD很多CP都有令我惊叹的文,唯独铁三一直是空缺,难道长得不好看,就没有资格被YY了吗?难道长得不好看,就注定要遭到歧视吗?这不公平。说一句主观、有可能会冒犯大家,但是绝对是真理的话:铁三CP,在三受的所有CP里,是最有原著基础的。它之所以没有流三仙三any三红,一是因为铁男大哥没有好颜;二是因为,铁三CP的精髓根本不在爱情,或者说,不是那种爱情会产生的化学反应,所以我才会不认同《旧客》里的“贪恋”,这种非爱情的另类感情,导致铁三非常难写。' W3 D/ J! q* E4 n; F9 \9 Q' ?
3 a& i+ B |9 W2 Y2 D3 U4 W在《不曾点燃》完结的昨晚,我几乎半夜没睡,身体疲惫精神却亢奋。. _. u3 o$ G( ]) z9 X; Z$ k
——因为我终于找到了可以停在我车位上的车子,那么严丝合缝地吻合我心中为它留出的位置,分毫不差,熠熠生辉。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g6 @& U7 l% X
6 t" ^; R4 c3 \7 d人物形象的精准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k9 Z/ S2 A+ w* y
( L0 z+ n, C" T, U" X, R
同人像戴着镣铐跳舞。
) @* }6 ^/ l! ^5 [5 K R7 x/ C再怎么舞,也绝不能够脱离原作的人设,否则一味追求作者自己需要表达的主题,或者一味追求情节的跌宕,那不叫同人,而叫顶着原著人物名字的原创,那种人物走型得厉害的同人,我会因他们踩在原著作者的肩膀上占便宜而不齿。
$ a* z( C6 b) S; L, h. ^
X: e O4 f, e" I同人的三个要点:第一是人物,第二是主题,第三才是情节。人物是重中之重。
6 t2 t9 C. _( N' v3 E私以为,写得好的同人,必定是对原著人物性格进行了高度的提炼和概括,然后在写作过程中,查公式一样(这是聋大的比喻)时时比对。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9 Y, M6 H# h6 L0 p' u$ u
www.micchi14.net1 c: f; s1 r/ H5 G
《不曾点燃》最出色的两个地方:一是对人物的精准把握,二是对人物之间关系的精准把握。& Y& S1 {8 ^) w& G1 M3 `
7 i! n3 \- W) @0 b7 s4 r《不曾点燃》中的三井,倔强,叛逆,要面子,有尊严,永不服输,绝不低头:不屈服于挑衅,拒绝承认弱点(硬着头皮也要说自己“没晕车”)——这才是原著中的三井之魂。3 y3 i" X/ o+ C; {/ o# W5 k& w7 ~
) G$ k; E( f7 P4 w0 c8 {7 j
然而他同时具备那个年纪的问题少年的一切特征:0 e! [; @) A2 E1 o
: d% k1 i9 z R7 b
——他苦闷,迷惘(在路上一直走,从日出走到日落),他的任性导致自己的不幸无限扩大,让自己的心关禁闭,他的高傲让他不能回头,然而前路又太过茫然,他想要逃避,却找不到容身之所,所以他只能选择对抗他生活的体系,选择茫然的自我放逐:三井的两年,我拒绝称之为“堕落”,我愿意用一个比喻来形容——“一个人的自我流放”。我对作者为三井安排的加入铁男不良组织的理由十分赞同:偶然(吃面时的问话),仅因为他无处可去。他的加入不由自主,而是在心灵茫然煎熬的流放中,随便找一个栖息之所。我无法认同一个有着加入不良组织的明确目标的三井,因为他并非自甘堕落,他只是迷茫,所以作者的安排胜在合理。青春期少年因缺乏指点而造成的迷茫和困惑,作者寥寥几笔,却丰满充实。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特吕弗的电影《四百下》,在结尾,那个不为人所理解的苦闷少年安托万,在逃离了少教所之后,长镜头随着他一路奔跑,跑过荒芜的田地,跑过人迹罕至的野外,他只是一直一直不停地跑,最终当他冲到海滩,面对茫茫大海他已经无处可去,猛然回头,镜头就此定格,定格在他焦虑迷惘的脸上。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不理解少年人的迷惘和苦闷,我们认为他们自甘堕落,却无法理解他们其实是没有目标和方向的孤魂。* N) y8 s1 N% u5 l
2 n+ ]4 v7 r- v, E
——他焦虑,他叛逆,他暴躁。在不良组织中他是异类,他是边缘人,他的身份在“优等生”和“不良”的转变之中已经迷失,他无法确认自己属于哪一类人,而事实上他任何一类人都不属于,他在“好人”和“坏人”团体之中都无法寻到归属感。所以在《不曾点燃》里,他始终无法融入同伴们、无法和他们一起开怀大笑。他拿起一根铁棍去反击——我喜欢作者的描述“不在乎对手,更不顾惜自己”——他的目标根本不是打架时的对手,他的对手是他自己,是他解决不了的苦闷,他是在和包括他本身在内的整体环境对抗,他是在用他近乎残暴的愤怒来发泄苦闷。
! U) b; h/ V. V' @1 O5 m n * Z- S( r$ z' V+ X
——他冲动,很轻易就被点燃怒火。在医院的情节里,铁男一个玩笑就使得三井“轰一下燃起来”,是的,正因为他只是一个单纯冲动的16岁少年,所以才会有上述的所有特征。8 S# |( }, i- y: H9 X3 s% ~1 M
- T. F: o0 E% n: _ - g# q8 y2 \; s, B' W2 L2 H7 d& G
三井性格的刻画极为出色,然而更出色的是铁男的形象塑造。单单这一塑造手法,已经使《不曾点燃》在所有我看过的铁三文中脱颖而出。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3 D9 ]( `8 }" c) {( w3 X: Y9 e
' O& A9 Q4 a9 g; ~ o! I! z如果说三井是直观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么《不曾点燃》中的铁男,恰似静水幽潭中河床上的鹅卵石,我们在文中看到的,永远是由于阳光折射出的,鹅卵石在水面上的影子。他展露出的部分,不过是冰山一角。然而正是这种高深莫测面孔模糊的神秘感,使得此文的铁男十分贴近原作。
3 m: _( J5 Q" U( A% k6 i3 C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Q( @- C4 }; V2 d& C: O& K# l; j
我很喜欢张艺谋很早以前的电影,特别是那部改编自苏童小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在影片中,老爷的形象一直没有正面聚焦,他是一个影子,是一个符号,是一种寓意。我举这个例子并非是说铁男也是一个符号,我仅仅想表达,有时候人物未必需要工笔画一样的详细正面刻画,效果可能会更好。( I e& N: S A, \( n
, e4 R3 Q. ]/ B+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且看《不曾点燃》中对铁男形象的几次描绘:
* ~( I6 C' ^$ x' ^——男人面无表情地看她。
- S1 ` C* H/ D7 d# y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那人嘴角斜斜叼了根烟,面孔阴沉。- J: R3 i% h7 C& d
——男人微眯了眼,语调漫不在意。
0 X h" f. p H+ f(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他漫不经心按几下打火轮,看火焰一次次地窜出。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Y# `) ^1 a, }: o3 _# M1 t0 g
——铁男似笑非笑弯了下唇角,跨上身后机车。
, n% R4 E) s! U, Q9 m——三井就替他把烟点上,铁男总是漫不在意地点点头,含混地说一声“谢了”。! P: ~9 G5 h! }. l1 z+ V6 e9 H
——“我说你啊,”铁男淡淡地看他一眼,“要耍帅摆酷,等补全了牙再说吧。”www.micchi14.net/ Q4 n- b6 i1 B+ A, }& [
' [, u1 N# H) v+ D0 S: A) q4 z2 S# ?
在《不曾点燃》里,铁男的表情总是暧昧而模糊,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从他脸上看不出悲喜的信号,相比于三井表情的丰富,相比于三井的冲动热烈,铁男就像戴着一张呆板的脸谱。
2 [& K8 d; w6 m3 b2 Nwww.micchi14.net & m+ \, w$ v$ Y0 u2 n* n
但是,不妨回顾一下SD原著,如果说流川是面瘫脸,那么铁男一定是面部肌肉僵硬加神经瘫痪。各位有见过铁男脸上剧烈的表情吗?没有吧。去踢馆,面瘫;打人,面瘫;被打,面瘫;夜色中问三井的头发,面无表情;告别时才有微微一笑。《不曾点燃》作者对铁男特征的敏锐细致的捕捉,在我看的全部铁三文里,只此一份。9 R. w# [; V" p
) E+ I/ S h! g( \) A) w# H' O
在SD里,面瘫铁男的心理活动,由其行为表现出;www.micchi14.net7 W) P; O- k }( w1 k
在《不曾点燃》中,面瘫铁男的心理活动,不仅由行为表现出,还由打火机的自白道出,下文再评析。
: i* @- r& s) V8 ^& ]( u. Y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 X* v S" |. b8 f9 W% L铁男面部表情的匮乏,使得他身上有种来自遥远时空的、和现世格格不入的疏离感。他是三井“自我流放”两年中的心灵栖息所。他像是遥远河岸对面,暗夜中朦胧而微弱的火光,也许并不热烈,也许并不温暖,但,它一直在那,静静地在那,永恒地燃烧,给三井生命中黑暗的困兽般的两年,带来一丝光亮。: u% @2 `7 D+ [- k4 }; Q3 X9 b& H
9 ^1 z* Y2 Y, c5 p'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在《不曾点燃》连载的时候,我在文下发过言。作者的铁男带给我的最直观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就是对铁男“老大”派头和气场的渲染。他是不良组织的中心人物——这是井上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即便在不良团体中,最有人格魅力的人也一样是老大,是核心人物,这是不同团体普遍达成的共识。
8 h. a2 v0 W# j# \( c! J/ L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i7 M6 _& P% ]www.micchi14.net而《不曾点燃》确实赋予了铁男那样的人格魅力,他极为犀利通透,在初识三井的时候一眼看穿三井骨子里的不屈和倔强,在那样的语言侮辱下毫不退缩,毫不胆怯——我相信这是铁男对三井感情转变的契机,他看出三井的为难矛盾,所以出手帮他解围,帮他维护心中坚守的底线;他看出三井的叛逆,所以每次请他“吃面”,绝不用命令甚至建议的态度。
4 i/ B8 U% b8 }+ g; W$ Y# g7 G
' C: N* ?8 a- z6 p y作者出色地抓住了SD原著中铁男对三井的态度:淡泊,看似漠然,实则深邃,在遥远的地方默默地注视和关爱。铁男,是内里涌动着炎热熔岩的平静火山。
/ f8 t( E& V) Z( ~) w/ Q) K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T! b$ t7 c, K
爱在遥远的附近——到位的铁三CP描绘
0 r# c3 A. J' | 7 G/ i+ W* W# d2 E! v+ z' L, W
我们就像暗夜中的两只船,( P3 z9 Y: \0 A \' Q; W( a) j
各有各的目的地,
; B1 G# |) ]2 {/ r+ ]/ q: B/ a背负的也各不相同。
0 N. a8 g3 H2 ]我们相遇于大海上,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L. Z# o* |$ b d) r3 x1 f
然后悲哀地错身而过。
. A8 Q! S" c. G/ d: e! d/ m3 o" P缘何幸福到头终成空?
2 P$ J; w2 [3 a8 y- Q可叹造化弄人,
% I6 k9 u9 E! a. a2 B% E; A2 \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 {- w* f, G4 I+ b4 q) g" `9 H* A9 `
www.micchi14.net4 K# M Y0 W; c: O- H
——德语音乐剧《Elisabeth 》中的《Boote in der nacht 》(暗夜之舟)
& H" u: u* ^4 N I3 Vwww.micchi14.net 8 P0 m$ B" A' I
——错身而过。www.micchi14.net, Q! v3 {% m4 @4 a( s6 y
——没有交集。www.micchi14.net' j1 q3 I4 w" d
——不曾点燃。+ }1 F% i. s8 n' t
同一含义的三种不同表达,殊途同归地精准概括了SD 里铁三,终将走向不可逃避的最终结局。唯美感伤得有如花火,艳丽绚烂的一瞬,挽不住沉沦的许多年。
- |4 `6 e M4 S: m0 |9 U1 q7 l# T2 b
- x7 x$ O, z/ ]( S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不曾点燃,却分别照亮过对方的生命。" k/ @4 @, K0 T C/ z& t
没有交集,却曾经无限地靠近,靠近,再靠近。
# {% c6 E# S' m: t"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e1 [2 h, H; R2 t9 v+ z" d8 s于三井来说,铁男是他两年来的苦闷迷茫中的心灵栖居所,是他漫长自我流放的旅途中偶遇的一家简朴却温暖的客栈,他在此暂时歇脚,他还会上路。以后他的路会越走越光明,也许他还会遇见很多人,经历很多酸甜苦辣,但是荒漠中的小小旅馆,在他心中某个角落永远有那样微弱光亮的存在。然而最悲凉的事实在于,他不会为了他停驻脚步,他会一直头也不回地朝前走,朝着太阳奔走。迷途知返,就不会再迷失第二次。
' v; R. V4 s/ j* ?
, ?* }. _0 m9 x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对于铁男,三井像一个风尘仆仆的冲动过客,从未知的世界翻入他的院落,又从另一端的墙壁翻出。有很多人在生命里留下印记,有的人像强磁场,他们来的时候,我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一旦他们离开,我们又会复原到原来的轨道上。然而三井是铁男生命中的狂风沙,飞沙走石过后,在心中划下深深的伤痕,永不愈合。- G& X9 d2 T( F
www.micchi14.net+ ]4 u, S4 g* |+ \4 q
很矛盾的不平衡,却无可奈何。+ V% [* F; [. _$ C7 _; o
) x4 e4 d: A! Z- w1 d——这是我对SD 里铁三关系的注解,然而我惊喜地发现,《不曾点燃》中关于铁三关系的描绘,和我的理解如果不算如出一辙,至少也是十之八九。4 Y9 [# Q Q. d8 K* N
! E* x% K) u/ a( I3 b; F
《不曾点燃》中并未对三井离开后的心理做出任何描绘,无论是正面的还是侧面的。他或许有过悲伤,或许没有,这并不重要,因为《不曾点燃》竭力描绘的是这场相遇在铁男心中的烙印——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l$ G( o: X. n
www.micchi14.net" p' N1 O! I4 W! p1 R1 q
焦点在于,他从不离身的打火机。
" G# |9 H, M1 E0 v) F2 u: L.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这足以说明了三井是他生命里十二级飓风的狂风沙。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2 A: m+ `3 ]; Y' z. E0 P
) L8 z A3 G) [2 C1 o
www.micchi14.net, o0 |) f& \0 i2 e2 S ]& m
在《不曾点燃》中,铁男对于三井态度转变的契机在于三井的倔强,面对辱骂和挑衅的不屈服,皮肤下面是铮铮傲骨;面对着香烟——这最后沦陷的标志——做出一瞬抗拒的姿态(“三井还是不说话,然后伸手,接过那支烟,用力捏紧。”),这是他坚守的最后底线。不谄媚,不软弱,不屈服,有自己的原则,这样的三井,令铁男在转瞬之间,肃然起敬。
& x4 c, M! ^1 Q 4 L% l9 O; y, S7 b4 c9 s" _2 l
旦旦说:“铁男一度也认为三井会离他越来越近。”旦旦和我本人的理解有些许的出入,在我的理解中,铁男甚至预料到三井有一天终会离他而去,正是基于他对三井的了解——我相信铁男是始终了解三井的,敏锐地洞察三井颓废外表下,骨子里不安分的心,觉察到他是落入泥里的一颗钻石,永远会和他的生活格格不入。就凭他告别时说的一句“还是这个样子比较适合你。”0 r& P9 y0 u' b, P- V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_: [+ S: l$ W5 Z8 Z
不断靠近,是本能的驱使;www.micchi14.net* @; U3 }9 [" B8 ?- z0 K
而最终必将不会有交点的觉悟,是理智在说话。www.micchi14.net+ O' H: ^' n9 O% V, N
- h6 W4 x0 r" u2 s
《不曾点燃》对铁三关系的精准把握,是让我最为感慨和欣喜的。; {! e0 I& Y: l. v
铁男总在远处,毫不干涉,却默默地关注:7 \2 B6 s! A- |" O; j" Q& H1 a
——三井僵在那里不动,铁男也不催他,自顾自抽烟,偶尔停下动作,把烟灰掸落。
4 V% ~* r& e7 E9 H4 J——“ 行啊,” 铁男重新点一支烟,“随便你。”/ C# }1 `; `* D6 s- w
——铁男总是给他点一大碗面,然后自己抽烟,看着他吃。
2 C2 p/ `. ?6 ?/ t ^, [
! T, `+ p& `$ [- H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铁三这样的CP 之所以让我感动至此,就因为这种背后的淡泊关注——大爱无言,不拘小节的江湖兄弟情。正像是弥沣评论的那样:“一切尽在不言中。”
% H! o) H; A7 `* A: Wwww.micchi14.net那样的情感,是超越了友情,甚至凌驾于爱情之上的第三类情感,难于用语言来描述的情感类型,它融合着默契,关爱,呵护,就像是《杀手莱昂》中,主角对那株绿色植物的爱。5 o2 n' z# p2 [/ V* k$ \
《不曾点燃》最出彩之处就是它犀利而敏锐地捕捉了这一种情感,不像爱情和友情那般明确,暧昧不明的朦胧感却最是震撼人心。在于其至高无上,接近于柏拉图式的纯洁神圣,看不见,抓不到,然而它就在那里。
. b8 ]. k: ?0 K4 U8 {; Ewww.micchi14.net
+ o" ?, j0 p8 l2 R7 f. b' M: _我曾经揣摩过,三井身上有什么样的特质,能够得铁男如此的垂青?
( S5 O( y T7 m2 |5 d0 p8 h: R% L在SD 原作里,铁男是一个太模糊的影子,井上大神吝惜笔墨,不肯对配角做出详细的介绍,虽然他出场的短短几格足够清晰,但他身后的故事毕竟还是如同水面下的冰山,深不可测。4 C1 ]# [' V1 V& X3 k7 b P: U
因为一直爱着三井,所以我也主观臆断,这样有着蓬勃朝气的少年,他的到来给不良组织带来了沉闷污淖中的一缕清新,一丝亮光,尽管像一块钻石掉进泥里面滚了一身灰,但是其闪闪放光的本质,还是可以被窥探到。他是铁男内心久已尘封的对美好的向往和诉求,所以铁男才会竭力地去呵护他。
r8 g# ]" V( g* _8 k8 c5 x4 J: I 7 g9 G! z9 x! G3 j9 G* H
忽然想起曾经在一篇原创文中看过的一句话:“光明中的人看不到黑暗,以为那是世界无限远的边界;而在黑暗中的人渴望着光明,才知道那是永远不可逾越的界限。”
* w$ J# \) {. z) Z6 H : g7 l7 b: m) |* {- S
铁男以黑暗中人渴求光明的姿态,向三井不断靠近,无限地靠近,却终究如同双曲线和坐标轴,无法相交,无法点燃。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6 N1 d" `+ @, I, m, v0 R+ I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9 R2 @/ k" d6 x R( d% f/ T
——因为他们,本不是同路人。* {$ |! K$ j. t
我大脑中最为悲剧的BE 模式,不是两个人生离死别,而是明明相爱,却因为理念的不同,观点的相左,无法走到一起。更何况,铁三两个人还不相爱。
8 u9 ^& ^# h. }0 {8 |; D
4 g! X; ?# w3 o理念不同的两个人,永远无法走到一起。5 Q! i- J3 N, ~5 |: m' P
——所以《呼啸山庄》,凯瑟琳和希茨克利夫虽然深爱,却停止不了互相伤害,即使作古也折磨着对方,之于凯瑟琳,地位和优渥生活换来的自由远比一穷二白的自由更有现实基础;
7 M! s, s7 b, }& _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所以《卡门》,何塞可以为卡门放弃一切,却无法容忍她的离开,终于用匕首结束对方的生命,也扼杀了自己的灵魂,之于卡门,灵魂的自由远比爱情的拥有更重要;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L& g5 ?9 z6 u8 h- v+ d
——所以《反逆》,青梅竹马共有报国热血的朱雀和鲁路修,免不了拔刀相向的悲剧命运,之于朱雀,从内部改革远比从外部推翻更容易实现。(爆~ )
% g/ e, U, }0 _7 S& Ewww.micchi14.net
" f, N3 E) _' g( S5 m% ]然而我依然感动于文中借打火机口吻说出来的一句话:
2 Z6 k8 P# ]" \2 Y' ?“那个在日落之后把我握在手心,使我从此再不是没用的摆设,为我赋予了真实的存在价值的少年,于情于理,我都该为他点一支烟。”
/ g2 L9 x" ^, ~8 d8 X www.micchi14.net% H/ G, U _; H( K7 K
三井的出现,为铁男琐碎黯淡的生活带来了生命之光,尽管未曾擦出火花,这一段经历、这份对爱的付出,足够让人有真实活过的感觉。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5 c |& ^3 Q z; Q& T7 O
《悲惨世界》的音乐剧版本里有一句歌词:To love another person is to see the face of God. 2 m, {% z6 S; w9 [' s" q2 m2 k
无论是以何等形式存在的爱,爱的价值都不在于期待回报,而在于付出时的心灵愉悦和舒畅。我无法认同本评论开头《旧客》中“后悔”的心态,我相信,真正爱过的人,都不会后悔。所以我无比赞叹《不曾点燃》中这一句里,以打火机口吻说出的铁男的独白,铁男的感悟,铁男的感恩之情。www.micchi14.net8 K- x# [1 L* Q2 h; n$ w
谢谢你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光亮,尽管没有给我爱情,但已经成全了我的爱。
' ?2 F9 K! L- T9 i" Z. u; D ( @- p; p1 Z3 G/ }
/ ~ C) H# v- k
四两拨千斤的力度——精干简洁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叙事视角
. V& }5 ?7 `" m9 W/ l: g1 c8 P 8 n; C+ j1 p: E% H( U: `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 z8 ^4 e) g: t$ ?# M# d& w7 Lwww.micchi14.net
+ }' \4 i5 z) b0 [+ K# W8 Y我大致计算了一下,《不曾点燃》全文字数,大致和本评论写到现在的字数相当。于是本年度最大的一个极为荒唐的笑话要诞生了——评论写得比原文还要长。
0 v9 a# d7 H) b4 z9 G) F ) M, @9 ]. U. V5 @# H8 C
一直认为,短篇小说若是想写得精彩,比长篇还要不易,在有限的篇幅内表达无限的寓意,这需要作者不仅仅有敏锐的洞察力来细微地拆分自己吸收到的理念,还需要有表达输出8 Z5 Y: U7 H+ d/ c; F1 e, ?
精准转化为文字的能力,惭愧地说,我本人具有前一种能力,后一种能力则严重匮乏。在寿受的诸位当前还活跃着的作者里,两种能力都兼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是聋大,二是《不曾点燃》的作者。
9 |0 n T: |8 h, ^. N4 x+ K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6 G/ {0 f+ f) A9 o& m3 P7 V
《不曾点燃》始终以打火机的视角来展开叙事,这就决定了全文绝不可能出现对除了打火机以外的人物的正面心理描写,否则那不叫打火机视角,那叫上帝视角。——题外话,曾经看过文库里一篇文,我很喜欢那个作者流畅的语言和萌动的人设,但是,居然在全篇以第一人称叙事的中途,跳出来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和心理活动,试问,“我”怎么可能窥探到其他人的心理活动?!——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是上帝。如此令人咋舌的匪夷所思的视角,让我无语凝噎,情何以堪。2 g# G5 j6 b" G, ~
3 z9 U/ D; K. ~以打火机的视角展开叙述,这就为描绘人物细腻的心理活动制造了棘手的局限性。
. E' g/ Z( {- Z9 a1 u. }www.micchi14.net西方文学——法国小说算是小小的例外,对话推动情节——的特点在于大段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参见《罪与罚》。而中国古代和近代小说,在未受到西方文学熏陶之前,绝大部分鲜见心理活动的直接描写,转而通过人物的对白、行为、神态来勾勒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4 I0 S% p1 h* f0 v
% j; k# R% Y- M. |
这样的白描手法,在《不曾点燃》中发挥到了极致。不但丝毫没有受到上文所说的局限性,而且还给文章带来一种新颖的视角和简洁犀利的力度:
# n! O1 J) w0 P. \3 K( F; Gwww.micchi14.net——当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嘴唇绷得死紧,眼底有火焰冰冷地跳动。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U2 g& w) c) ]5 ~+ V
(神态描写:三井内心的挣扎和愤怒)
7 J8 p! w* b6 L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然后他关了灯,跳到床上,脸埋在枕头里,许久,许久都没有动。
3 S% [6 T6 b7 h: u& I# I6 j(动作描写:三井陷入死水般的沉沦和痛苦)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4 m3 g1 F! N; }$ ]6 X
——他似乎没有任何的目标,就只是一直走,一直走,一直走。
% @( J" a, [0 D" E0 c9 p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动作描写:三井茫然,没有方向感的焦虑情绪): S9 W- W. L, b3 O9 p r0 _+ y% ?
——三井还是不说话,然后伸手,接过那支烟,用力捏紧。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2 L$ _& {3 w0 m* I/ I( z$ \
(动作描写:三井面对挑衅时不愿做“懦夫”的冲动,和心中坚守的底线的矛盾斗争)2 r4 `/ m% x( a
——铁男吐着烟圈,单手把碗推过去:“吃掉。”顿一顿,又补上半句,“我请客。”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4 b' A- B7 a+ w+ b7 n, E+ J) ]0 q! r3 X
(语言描写:前一句是铁男做老大惯于的发号施令,后一句则耐人深思,这意味着之前“点烟”的情节中,铁男已经为三井的人格魅力所撼动,对后者产生了一种尊敬的态度,这一句“我请客”代表着铁男对三井的妥协)
8 y2 ]7 I, E4 [" K4 Hwww.micchi14.net——“ 我… 不知道该去哪里。”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用这么低的声音说话。他的指关节又开始发白。
& i5 @0 b" M3 y3 k6 ]2 n$ L(神态描写:放下架子、降低自尊、低姿态请求加入带来的羞赧,面对自身处境现实的无助痛苦)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1 C# @; g% d0 {4 [' S6 F$ x
——三井猛地抬起眼,铁男却收回了目光,漫不经心瞧着烟头那一点红。
2 c9 l( f9 D" x! J7 z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动作/ 神态描写:铁男心思如发丝,意识到,面对着这样类似于“施舍”的批准加入,三井也许会在自己的注视下尴尬,所以铁男避开目光,保全了对方的面子和自尊心)
5 T }4 i+ }7 t! T6 f1 A" j. M+ {——我记得,那天是个大晴天。很冷,但是晴空万里。日光照进病房里,有数不清的微尘在光路里密密麻麻地飞。' K* \. k% }! w1 _/ E; X
(环境描写,同时也是铁男视角的环境描写:勾勒出铁男那一天的好心情,三井是铁男生活里的日光)
: }6 J% g7 g- G4 n# B 5 c0 U5 Z4 r, ~9 ^
8 q. s9 e/ W/ S5 ~7 e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以上引用的句子,只是全文中具有代表性的白描。
3 a4 }7 R3 ]9 N' K! K5 H私以为,对人物的精准理解,驾驭语言的高超水准,白描式侧面描写内心活动,是使得《不曾点燃》全文显得精干利索的决定性因素。
$ L4 L$ |' h' R* ~, Z7 [7 j正如本部分开头所引用的那样:“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不曾点燃》可谓此中佼佼者,全文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乃至每一个标点,几乎都在传达着作者试图表达出的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人物关系的理解,毫无累赘冗余之感,所以我才能够在如此短的篇幅内看到如此立体而丰满的铁男和三井。聋大曾经给我下定义是“句控”,那如此看来,《不曾点燃》真乃句控的福音,足以让我把全文每一句话反复回味,揣摩。
9 |, k1 C0 k: ^( v3 w* Swww.micchi14.net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6 `0 i) x' b& J' d, f- d8 O1 U
看网络文学8 年,我一直在长久地思索一个问题乃至引申出来的几个问题: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y& O. ^; `7 a( f, z2 ^9 ]8 y
——文学的功用是什么?. b+ t1 C' C( X% e" H7 E
——作品是否一定要具有文以载道的教育意义?
# W( \/ F j3 n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是否存在一个固定的标尺,来衡量文艺作品的价值?那么目标是娱乐的文学作品,难道就没有价值了吗?
5 K- M' u+ h) `, V3 X ^+ K 0 _0 G2 }: t7 ^! E( t) E
作为我个人来说,我一向欣赏简洁锐利的文字,恨不得全文里每一句话,每一个标点都蕴含着作者打算传达出的主题和意义才好。我承认一是因为受小学语文“中心思想”的教育荼毒过深,遗害万年;二是因为大学专业和工作岗位直白红果果的功利性,让我更倾向于“做事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有意义”的观点。
+ G' M: a3 p& s, G: T) g: L 5 l2 X* b* G8 \5 h
但是,在我欣赏的很多文字甚至更多的文字中,它们并不具有明确的目标,很多被我称之为“闲笔”的文字,都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阅读享受。所以至今上面几个问题,我都没有明确的答案,也许以后永远也不会有。毕竟,文学不是商业,多元化的表现形式才更富于生机活力。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X" q/ W& K, b( e% v" s
5 M3 g2 v7 y& y+ Ywww.micchi14.net
0 u' i! g5 V- z+ ~5 l白璧微瑕——对第四部分的个人意见
7 w2 r* P% X# ~. j9 l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J% n4 N- A* m) N0 @1 I+ }
我大概是永远也克服不了指手画脚挑三拣四的毛病了,sigh ,所以以下见解如有得罪,请作者大人见谅。6 C! D) \) t3 z4 m' H5 F& ~$ v2 Q
0 a: ~; F7 m$ { ]www.micchi14.net1、三井性格前后不一致
! P6 E' U2 @" G. t" v; m
7 ]4 v/ M' _) f7 _6 W坦白地说,我认为3 月11 日当晚让坛子里的兄弟姐妹们全线崩溃,陷入疯傻痴笑状态的导火索在于《不曾点燃》那个完美到挑不出一点毛病的结尾。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5 i! j( }- }+ l' y# D! h' B
7 w) l6 o3 W# O* F然而我必须承认,在3 月11 日更新的第四部分,开头让我有些别扭。私下里和聋大沟通过,我俩又一次惊人地达成共识,昨晚再次沟通的结果是——医院里那段描写,在全文的气氛构建中有种奇特的违和感。下面关于医院这一段的见解,是我俩的共同意见(版权一半属于聋大):3 m; m/ Y" I6 Z
5 u1 L+ m$ h f2 F# [" Y前三部分中的三井,一直是一个郁悒寡欢的孩子,他像困兽一样在自己构建的迷宫之中挣扎,找不到出口。而到了3 月11 日当晚更新的第四部分,这个三井突然开朗了起来,这种前后不一致的违和感,造成了我们的别扭感。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4 p1 @& W3 c1 C) T- ]# i
而对于铁男的转变,我个人也觉得略显突兀。前三部分中的铁男一直在用一种侧面的、淡泊的方式来表达着自己对三井的关爱,而到了第四部分,这种关怀突然变得直接而热烈。; g4 G6 }4 D, [# p& Y
虽然说,人物塑造需要丰富而具有层次感,但是恰是因为此文篇幅短,前后转变得稍有突兀感,读者马上就能觉察出来。短篇小说气氛、情绪的一致性,甚为重要。
4 f# X# e9 g, w+ F( R" m. G
% P' @# P8 z5 q9 u2、三井行为的合理性2 m7 x+ u# L" I1 `
- O7 F4 V" H& s- f% P/ Q在医院里,三井“语调异常欢快”地对铁男讲述他以前“躲过护士的眼睛溜出去”的自豪经历。、) m0 R( s; K, T0 N7 D( L
www.micchi14.net1 a0 {* w6 B4 {& B- A) J# H" O
我个人以为,三井的心理可以从两个不同角度来理解:要么是,他是单纯的孩子,确实在兴高采烈地给铁男讲述自己以前的经历,活跃气氛;要么是,他是用一种近乎于自嘲和挖苦的心态来回忆曾经明亮美好的生活,理由在于“异常”两个字。% U( t+ K# P3 [+ p( O0 _/ i3 X. r
& \1 m$ f2 O- h1 A. q
但是,无论三井当时的心情是上面哪一种,我都不大承认其有合理性,理由如下:* P" M6 Z- z2 \6 c7 [: W
! g: u; @% }% A: c6 d3 G% L2 ]www.micchi14.net此时的三井还没有回到篮球队,他还活在过去的阴影里自我折磨,“膝盖受伤”是他一切悲剧的源头,是他心里不愿去触碰的伤疤。还记得踢馆那场戏么?当木暮开始讲述过去的时候,三井的情绪是——抗拒,逃避,不愿意被别人揭开伤疤。一个不愿意被别人揭开伤疤的人,怎么能用那样“欢快”的语气,自己揭开伤疤?我觉得,对于三井来说,那一段往事,在他走出心理阴影之前,会永远尘封,永远不对外人敞开。
5 ]0 |9 e6 N8 Y* L4 }- |9 Zwww.micchi14.net 1 k( U) `' P! y* u
以上是我对全文提出的两点见解。
3 ~! X4 u& b/ w我似乎一直有给强文挑毛病的习惯,因为非常优秀的文和作者,让我去不由自主地思考,让我有种冲动,去尽自己的能力去帮这样的文实现完美。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2 t( L2 ~+ Z7 ~) g
* I d6 v- c1 Q# U6 w" p 2 g/ _* H# k( q4 F6 r) q& Y
谢谢你的车子,来得不早不晚,停得不偏不倚# b1 u+ n9 ?2 R7 J/ ^" B
& v3 A2 C$ o( l3 K! g6 {
《不曾点燃》对我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其圆了我铁三的梦想。3 Q, F& g2 c2 ]9 X+ j
Closer, Closer…and Closer ,这样不断靠近却永远无法擦出火花的遗憾,为生命赋予真实存在价值的积极态度,站在远处淡泊观望的大爱,让《不曾点燃》成为历史上前无古人——我相信也后无来者的完美铁三诠释。
& z4 u3 S c6 ^% v
/ G0 D8 V+ B8 {' M2 ~在这里再多说客套的感谢,会显得虚伪而空洞。只是期待着答案揭晓的那一天,作者,我们江湖再见!
$ _+ S' F$ b& B H: q
9 y/ m) I& Z- {9 V% ~( ]www.micchi14.net最后用泰戈尔的诗来完结本评论:. T& u( ^3 w" Q% w, y
7 E1 m; ~4 v; P) B* u! L# Z. q——我们如海鸥之于波涛相遇似的,遇见了,走近了。www.micchi14.net& @& f8 d# u3 N2 E: h
——海鸥飞去,波涛滚滚的流开,我们也分别了。, _0 {' E# k6 Z# e5 |- `
0 }* v- a; i( K2 c5 N& r- U
-END-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7 `& U8 F9 H6 E" i, A
( K8 _3 G' m9 _5 e$ R% o
+ S# w+ B, j. q0 X" O
本帖最后由 蝙蝠 于 2010-3-13 14:46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