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

[征文] 【2010暑期COS之A组】【藤三】烈日与碧空(完结)

我……
5 ?6 t$ B0 Z: b0 {; a: T5 J+ V! q9 n# g恍惚间有种走进了【完结文库】的错觉……
4 P& o& x! W! u. V你井喷一样。
( f. G! S! D6 u+ l' A3 {/ |: r嗯,我知道,内牛满面……我一直等待着TAT0 P% s1 i( e! f1 F
这文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无比曲折的过程嗯我不说了你知道的!0 N# y, J  X" \8 N
于是占楼待编辑!
. x# a. L4 w! N% R" P2 W: t, J# Y; O------------------------------------------------------
: @% k  g# a$ `6 z4 e前几天加班的时候咬牙忍着前辈的欺负,日子过得真是心灰意冷,忽然想到还有这么一篇文即将出现,一身的疲劳都化作憧憬,顿时感到精神一振,眉心舒展,心里涌起柔软的幸福感。0 s2 N2 W2 r# M8 @& ?
8 \) g( r3 q3 y. T2 s; X5 q  k
看这文的时候耳边响起的音乐倒不是那首《空も飛べるはず》,而是岩代太郎的另一首OST曲《永遠の海》,眼前浮现出的是晴朗日空下广阔而宁静的海域,有寥寥的海鸟在天海之间翱翔。
/ B% P# Q: T) s4 R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2 ~& F, N9 v2 ]6 ?" O- b身为一个性格激烈的人,我一向对两类文无感:
  e! x- K% p. v; o7 Q1 e第一是恬淡风作品,这就如同要一个口重的人吃广东菜,味如嚼蜡;(所有读成“重口”的都去死一死!)/ d! F( p/ Q" O  y1 q+ M
第二是纯恋爱系作品,疲惫的生活让我对不问世事只谈恋爱的两个年轻人不屑一顾。何况两个男孩子把爱情视为生活的重心,为对方你死我活,很容易走上娘派路线。
1 c1 D2 I" M8 K" ^www.micchi14.net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9 ~  x  L, e8 l% n* Q
然而今天我发现,所谓的恬淡风和纯恋爱文让我萌不起来,纯属自我误导。, @% T6 c1 f7 w% x
文还在于什么人写,怎么写。
8 b% E8 v+ w! D
0 f% o3 ^3 `5 \9 B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聋姑娘的文有一点我最爱的,她写的绝对是男人——这是我喜欢一个文的先决条件。& T% z# k+ m7 t4 _6 ^9 t/ D0 @
而在这篇《烈日与碧空》里,两位主角是货真价实的、朝气蓬勃的少年,一举一动都比太阳还要明亮,爽朗。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年龄的把握相当到火候,既不是无知的懵懂小子,又不是过于成熟老辣的“纯爷们”,他们,只是十七八岁的少年——有处理矛盾时候坚持的原则,也有出于正直热情本质的血性。
8 ~+ p) |0 c* L0 s' K* gwww.micchi14.net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 y; y. m6 K1 R0 p  d6 U( [
我想先说说藤真。5 N. L  v  ]/ h: I: J
藤真这个角色在SD原著里,一直是一个让我萌不起来的角色,穆迦大人说的好,他“不可爱。”——而我看同人作品中,唯二热爱两次藤真,一次是飞筝的《饼干,勋章,烂草莓》;另外一个,就是聋笔下的藤真。聋的笔像是原著的放大镜,她笔下的藤真,每一个性格特征都是原著的扩展,他冷静、理智、善于自我约束,同时又绝不失少年的热血,可以说,聋让我对SD里的藤真获得了自己未曾解读出的认识。
/ [7 S! A4 ?* N% t  M( K
! p- G$ m. J5 |6 b* T# R  V啊,跑题了= =+
4 U; O3 N% g2 b4 k- ?8 P. a.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之所以提到恬淡风和恋爱文,这篇《烈日与碧空》下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文中常常有这样的表现手法:通过对同一件事的不同看法,体现出两人的性格差异。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s6 A+ w& D# h0 |
它的情节展开是基于人物性格导致的流向;而每一个情节又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而存在的。' a' K. s% W& l; ^; d$ q! e- W- o
单就这一点,足以让本文从N多恬淡风纯爱文里脱颖而出。
$ I1 M: d8 X& O5 I# h5 H6 D/ n! q& O' {, l- Q
记得作家阿城在某次电影节上评论当时入围的几部片子,他说:叙事的作品容易被遗忘,而写人的作品却往往被记住了。- N. R- ?, ^( H: W4 B) N

/ n7 i" k* o; k: u6 V3 L烈日与碧空;( {' q% E4 _, P; p
湘北与翔阳;
& I" V2 S3 P& c! c4 C) Y热烈遇到冷静;www.micchi14.net1 W' Y1 \+ L5 Z$ y" h4 \
感性对决理性。
5 w9 ^- l* V/ u, o5 Pwww.micchi14.net
2 g' p/ I# }$ `) l三井可以为同学打抱不平,抄起棍子去惩治恶棍——驱使三井行动的动力是他的热血和感性;8 Y7 n) f: U5 e
藤真加入N多社团是为了“开阔视野”——而藤真行为的策动力在于他明确的目标性。. x+ p% E' G% x+ _' p$ a* `
4 T9 j0 o6 g* q
从part2里对两人寝室的描述对比就可以看出两人的明显差异:6 {7 `4 E- O6 R7 E1 h9 N1 c
【他是严谨和爱洁的人,但他又不喜欢打理家务,唯一能够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方法就是尽可能减少所需用品。所以当藤真把一切整理完毕之后,整个房间看上去还是 空荡荡的。装饰品就是床头柜上一个冬季赛的奖杯,以及和家人的合照。】) ^7 x$ P% F8 f, w
——藤真而严谨有条理,性格一丝不苟。www.micchi14.net/ q! N7 u6 W% |+ L% k
【地上散落着酒瓶和烟蒂,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垃圾。德男他们说好了只住两天的,结果磨磨唧唧了快一个礼拜才走。三井心想反正垃圾扫干净了还会继续产生,他索 性等垃圾制造者走干净之后才做一次彻底的大扫除。】* E% m) w4 y9 t. }0 j) `
——三井随意,大大咧咧。# i- K5 c6 v  F0 M, A8 L

& B) ^3 @- r% l! m" m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 A; V' [; U1 A8 F  H. t. k4 X8 b, w6 |" w- ^' z! V1 Q# M6 _8 c
而对于双方性格的养成,作者通过对两位父亲的描述暗中表现。www.micchi14.net: n! u5 ^8 G7 C8 R  U6 I
' I" Q: O) x7 O$ z
于是接下来还是要说到“篮球”这个永恒的主题,性格的矛盾在part10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6 `. i: I) W/ d  z7 w【藤真热爱篮球,更享受赢球时的快感
- y" f! x% T% C三 井热爱篮球,更喜欢球入篮框时获得的那种宗教信仰般的平静和满足。】
% \9 @/ O& ]3 M+ i7 t& }——拍案叫绝!如此精辟地通过“对篮球的不同态度”表现出两人的差异!!藤真是个有着明确目标和高度计划性的少年,言必信行必果,打球就必须认真,,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得到满意的结果;而这里三井对篮球的看法,让我有流泪的冲动——“更喜欢球入篮框时获得的那种宗教信仰般的平静和满足”,我曾经想过,篮球对于三井来说,是信仰。经历过别人不曾有过的两年“迷失”,我相信三井对篮球的体悟,一定会比别人更深,更透彻,那种“大隐隐于市”的彻悟,篮球带给他的是一种精神导引,心灵的充实,融入他的血液。
& {8 s  \7 `5 Q: ?
3 C3 R3 h+ f# Q9 \1 E, K关于“让球”的情节,这里有一个小插曲。
  W6 }4 l% z  K: ?9 \" ^我在读到三井醒悟“藤真其实并没有让球的打算的时候”,顿了一下,私下问聋:“你原本的打算里,藤真是打算让球么?”(我为什么会这么问是有原因的,但此处不表=v=)) H4 _. N% i1 i0 f4 s, c$ `1 d% K
聋几乎没有一秒的迟疑:“没打算让球。”
+ T% [% R* u8 i我当时欣慰地笑,正打字,看见屏幕上出现一行字:藤真不会让球的,因为他的性格。
2 v" k  o2 r0 R% H. ?& K0 I聋一定想不到,我笑得更是脸部肌肉扭曲,因为我正在打的那行字是:以藤真的个性,不会让球。! N7 ~8 |8 H$ y2 V  p  X( V. g  Z0 Y" i

9 q0 t2 z& r) O- `! `# q, u. |亲爱的,你从不让我失望……泪流满面。
5 X% i, ], Z7 K; t) f6 Iwww.micchi14.net8 P, v: \! l3 v* G9 w& k
对于两个同样骄傲的、同时又理解对方这种骄傲的男孩子来说,尽力争取拼抢荣誉是英雄的行为,施舍的胜利并不光彩。这番骄傲的姿态正是两人互相欣赏和敬佩的原因。
$ T" v! c" X* c& a
- [3 h. }! i2 {+ I; G: @6 g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而藤真在三井问话时候的愤怒,是对两人熟识已久、对方却依然不了解自己的愤慨。
* R* @2 X; I! k
4 g/ w8 T" y/ C; c- d# ~% B在本文中,三井和藤真之间存在性格上的“矛盾”,但,是矛盾而非“冲突”。他们是“两条河流,朝着各自的方向却是并肩奔流。”——尽管河道不同,但是他们的方向一致,更关键的,他们的河道上流淌着的是共同的物质(H2O),他们血管里流淌着共同的血液。
! G4 t" X( Q; L  v* r7 t0 f因为对方的性格中,有自己潜在的,和欣赏的一面。+ A3 c" T* z3 N, T! X

4 L2 i5 f0 d0 _3 G【他知道,很多人都有一些自己的成功诀窍与经验,当他愿意与别人分享,甚至是和对手分享时,是令人吃惊并且肃然起敬的事情。
9 `" X/ m' x+ r) @1 @藤真的目光在晨辉中闪耀,就像有太阳落进他的眼睛里。】( ^2 E& q4 r- p. D) M- r
——欣赏,敬佩,这是三井对藤真感情的基石。这也是我认为的BL的最高境界:与BG里那种不平等的男性对女性由怜悯产生的爱不同,BL最精彩的地方在于惺惺相惜,棋逢对手,两人始终基于对对方的尊重而展开感情。. p3 q8 T* c5 n+ _
* f) @- m$ p2 A6 \8 `
【“听北川前辈说,松原前辈放话想把三井弄到退学。”藤真突然态度强硬了起来,语气说不出的凛冽,“可是,父亲,三井并没有错。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您是认识 松原的父亲的,能不能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呢?”】www.micchi14.net) D  K: f* L* N1 B' ?
——我认为,藤真会为三井去拜托父亲,除了感情的因素,其实存在另一个因素:三井的热血唤起了他不常表露出的血性和正义感。
* I0 Y4 p$ ^% N$ ^4 t. h: b+ g2 K9 H  z/ `
8 m7 K' ?3 i! u; G+ P2 S% F' s; p# Z& F) k  C: C7 Z
前一阵子聋消失了(嗯我知道你是去看全民皆gay的三国了)。
. J' U& j! B6 P" t! Z5 ^6 Rwww.micchi14.net再回来的时候,带着这两篇cos文——无一不让我惊叹:她对于人物性格刻画背后对世事的洞察,和开阔的认识。我觉得这是她写作的升华。; t) l) y3 i2 N- E' R! Q" {/ ^

  ^: @! h0 \: n8 fwww.micchi14.net——题外话,《火烧赤壁》我非常喜欢,除了和本文一样着重于刻画人物之外,让我唏嘘的是樱木和仙道的不同处事方法和结局——现世也有这样的无奈,能干的不如会说的。而最让我感动的是结尾描述樱木那四个字“安安心心”,这是对樱木结局的一个峰回路转,或者说是阿甘式的安慰,单纯的人自有幸福之处,不会庸人自扰。能有这样开阔的认识,我相当感动。
( f+ e! K* |4 h. k% b2 z7 U. N# \+ d" y! w1 n! J1 j
在本文中,这种感动来自于,聋在描绘两个人物时候加入的一些简短的评论,让人回味:
6 Z. ~+ O6 r7 W' i: Q' D5 w
; F# ]2 S6 L, U+ Y1 _5 M3 dwww.micchi14.net【后来北川评价藤真【回答得圆滑而不落痕迹,两方讨好又非常得体】,藤真听了有些不快,难道说真话也被认为是【圆滑】的人吗?
/ Q. W+ J+ ?. t他觉得自己的思维和某些人不能够在一条直线上行走。】
0 ~7 Z# [! u$ J6 d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思维不在同一空间,因为对方没体会过这样的感悟,所以他不会有藤真的境界。我记得某一年几个自助旅游的驴友遇难,全国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些人批评驴友:活着多好,老老实实呆着吧,到处瞎跑什么啊。当时一个驴友付之一笑:“我们境界不同。”——人的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广度和厚度。藤真参加社团,目的在于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有人为吃喝玩乐而活,而在这一刻藤真是为体验而活。不曾产生过这种感悟的北川,自然会狭隘地以为这是圆滑。/ x  \! j+ K: D
( U. M0 N9 Y! B; m* H% m2 ]
……
' t% o3 N- X- P: l: A6 ^你自豪+自嘲地说:“于是说我终于开始走深度路线了么?”4 r1 A6 Y! a* c% q
其实你在我心里一直没有走浅水湾。
. e. K+ s! z- n) P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只是这一次的飞跃,背后是文中让人惊艳的洞察力,我喜欢思考的作者和作者的飞跃!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V9 d9 H& u5 R0 W8 X" ^& e  b

  I3 E- ]' L' s2 e( _+ `: z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嗯,很愉快,非常愉快,泪流满面。www.micchi14.net* @9 l3 r- ^" d1 B) D* d; T2 u
干净,优美,明亮得像一首诗,和《火烧赤壁》一样,洗濯了我焦躁的心。2 a9 x8 j8 h/ }( B
这样的优美,让我内心都变得明亮起来,之前种种所有的不快都可以忘记,所有无谓的矛盾在这样的美好下还有存在的意义么?7 H+ F8 v) c; Z2 A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z2 y+ j( x# `7 k8 r/ O6 B
亲爱的,能认识你,真是我来寿受最美好的事!
9 @) u& }4 Z8 s; J  Z& V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d  I* q/ G( G. n6 N7 ^7 e
(如果有感想,继续补充)$ u) W1 R9 d2 j! j( w

* M9 S7 T! |* V$ ]0 y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X( E' [  q) T2 \7 S
) [! B2 D2 _) g1 b7 O
本帖最后由 蝙蝠 于 2010-7-10 02:20 编辑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 play1987 萌度 +5 蝠王你的长评让人头皮发麻你知不知道 2012-10-10 18:42
  • play1987 宝矿力 +5 蝠王你的长评让人头皮发麻你知不知道 2012-10-10 18:42

TOP

那个……谢谢楼上回复这么多这么精彩这么……了不起(是说你什么立场啊替聋道谢?!)这评论真是道出了此文种种精华之处啊(但是也抢了我的话特别是关于题目的隐喻(喂!))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n4 a; `3 J! s% k6 C
那什么,关于空も飛べるはず,蝙蝠给多少人传过,就有多少人在听,囧。
5 T5 n  O7 I, U7 ?6 Cwww.micchi14.net---------------
8 a% p7 w# h& Wwww.micchi14.net于是我在前面那页编辑了。
/ `( ?* K* @9 F/ Q书记,你壮举了,喷~
; x9 Q8 ~6 O: i" t大家都好长回复(⊙v⊙)www.micchi14.net. u( l% T+ |4 q# M1 r! r

+ y% t( d7 G: p0 ~+ k3 H本帖最后由 蝙蝠 于 2010-7-10 02:15 编辑

TOP

我爱闲笔呀么爱闲笔~

来补充几句之前没写的。这文太长了想说的太多所以当晚给遗漏了
. _- o. D7 T! |+ a: T3 T8 T4 y% |6 lwww.micchi14.net看前面叫好的不少,尤其是说“美”的。
9 P$ o& z4 v8 x! u  Fwww.micchi14.net我第一次大致通读下来感觉也不外是:干净,明亮,纯美。" }: m9 I" w( i- A
最初的感觉,外在的风格像聋写的那个522生日贺文,流三的《青春片段的刻录机》。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d  r2 @/ `- {
但是,绝对比那个高好几个层次。
; n( v% k0 B3 Z/ n再怎么“美”,再怎么how,表现形式也不外是亮丽的浮油;此文好处在于有“why”,有洞察力能有力地支撑靓丽的外壳。根基就是人设。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t2 j( a$ k& a4 d$ J

2 b% r; X3 L9 z7 C1 y' W" N1 ?我看文喜欢看文中作者的闲笔——表现人物的时候,从作者角度抒发的对人物的看法。
* X  o8 k4 `; C& ~) \7 Y这次再看的时候,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藤真的处事方式,以及作者直抒胸臆的感慨。
3 i0 O; V$ W9 V  Q"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引用:
藤真不大能够理解为什么陌生人可以熟成这样,就像他不能理解为什么连飞机上也有女生跟他搭话一样——不过他还是按照一贯的原则,彬彬有礼地一一回应。曾经,他的这一处事原则被高中的队友们认为是【手腕高超】【世故老练】,藤真在心里想,鬼才知道到底谁老练呢,他只不过是个严谨地按照原则好好走自己路的人罢了。
5 R8 A0 ^2 h8 n: a5 P) _www.micchi14.net——我看到前面有这样的评论:“藤真骨子里头,是个不按牌理出牌的人,他会在规矩和出格两头窜来窜去,不屑中间状态。”……“规矩”和“原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应该被混淆。“规矩”是指外界制定用来规范和强迫他人来遵守的准则;“原则”是个人自我制定用来约束自己的准则,是行事时的底线。举例子,“不受嗟来之食”就是原则,而非规矩。有自我原则的人可以称之为“自发地觉醒”,他们制定的“原则”不是用来盲目地束缚和禁锢自己,而是在经过对之前类似经历的识别之后,找到一种正确的、对得起自己良心的行为模式,从而为自己制定的道德约束的底线,简化自己思考和权衡的过程。我喜欢有原则的不卑不亢的人,有原则,代表着一个人具有高度的识别力和判断力,同时具有自我约束的自觉。7 z1 r( F# X; {1 u1 |: E0 q8 M. k
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p# E# C% h+ D7 p$ m) Z
引用:
曾经,他的这一处事原则被高中的队友们认为是【手腕高超】【世故老练】
2 d7 v  f8 ?# S& T( _1 m2 z  F% E3 G
引用:
后来北川评价藤真【回答得圆滑而不落痕迹,两方讨好又非常得体】,藤真听了有些不快,难道说真话也被认为是【圆滑】的人吗?
% s1 _/ a. e" H: a7 L+ N. l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他觉得自己的思维和某些人不能够在一条直线上行走。
0 ^2 `3 I  B5 u( V2 p5 C4 h- T2 T——这是让我思考很久的片段。大白话来说,有人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他不存在这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下意识地将对方的这种品德冠名为虚伪和圆滑。有时候面对狭隘的人,的确没办法说服对方,思维不在同一空间里。人无贵贱之分,但有高低之分。
; v" D  \: M+ ]  b9 @  G" o5 `. y! _. B% X
即使我赞美聋很多次,这次也依然还是要继续,这个藤真,真是刻画得出神入化了,不能说绝后,在我看到的藤真里,也是空前。我曾经不喜欢藤真,因为这是一个太完美的角色,完美到不可爱。为什么完美就不可爱?因为我身上毛病多多,从其他不完美的角色身上能找到认同感——比如樱木的冲动急躁,赤木的较真,这样的角色让我有亲切感。下意识里就把完美等同于“假”。但是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8 w1 S0 z* O1 n) P* k& D
引用:
有人觉得他完美到像个假人,但也不得不承认他假得无法让人讨厌。
, ]: m$ z+ u% F; B' W0 I
——记得很多人喜欢《乱世佳人》里的斯嘉丽和瑞德,理由是“真实,自私也自私的真实“。我不喜欢这样空洞脆弱的评论,单单”真实“两个字,是不具备令人信服的说服力的。在”真实“之下,必须具备”坚强,勇敢“的美德。而在聋的笔下,藤真依然完美,毫无道德污点,也没有性格瑕疵,但是他依然可爱,因为他完美得真实,完美得坦荡,可以坦然面对一切具有性格瑕疵人(比如我)的”完美就不真实“的指控。
" d4 M  B: K% L1 e! w$ ~# ^: U; o5 b& q/ M* p2 O
看三井和藤真的互动真是有趣。
% W: l. Z# M- m, A三井属于和人自来熟的少年,而藤真不习惯陌生人见面就打成一片,看到三井搂着藤真脖子而后者僵硬的时候,真是爆笑啊~

TOP

发新话题
最近访问的版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