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很痛恨我小时候没好好学语文,对隐藏在大量象征和隐喻手法下的论点摸不着头脑,很伤脑筋。+ W( k7 D5 l1 u- e0 R2 Z, u( ~
* a7 T: o% D3 a- a
那我干脆也配合一下使用象征和隐喻讲故事吧。我想讲一个圣人和一个伟人的故事。$ G% S( p" i; p U0 X W
I; X6 e2 x1 l4 e
第一个故事,是说有一个人他有一座美丽的花园,这人是个圣人,他慷慨地把花园的使用权对外开放。于是人们接踵而至,有的人种名贵娇艳的鲜花,有人种朴素但是芬芳的鲜花,有的人偏偏就爱往里面倒垃圾。园主犯难了,他当然欢迎鲜花,可是对待垃圾呢?园主一想,人家倒垃圾的也流汗了啊,唉算了,人家也不容易,人家要是不种呢我这花园里更没东西。于是园主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满怀敬意,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垃圾成堆,鲜花艰难地在垃圾丛中寻找可供呼吸的空间,终于不敌腐臭之气窒息而亡。——此后,花园变身垃圾场。花园会朝什么方向发展下去,的确取决于做事情的人。
2 g! ~1 c9 Y: |% J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
9 l$ K4 Q! s% Q. G _. R寿受主义——爱就是给他全部!第二个故事,有一个伟人养了一个孩子,他把孩子养得优秀卓越,人见人爱。很多人出于爱或者各种其他目的,提出要请这孩子到自己家里暂住一段时间。伟人毕竟是伟人,他相信别人不会虐待他们家孩子——曾经,当有人提出要亲近这孩子、抱抱这孩子的时候,伟人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也没说要在孩子身边整出一围栏来,理由是:“如果他们伤害我的孩子,那说明他们没有被感动到,说明我过去的付出太失败了。”于是孩子就到各个家庭作客。但是,伟人他高估了人心,有人虐待狂,她就喜欢恩将仇报,虐待、凌辱、打骂那孩子,给他穿上伪娘的衣服,把他xxoo完了又ooxx,随随便便毫无理由就让他受伤。面对这样的对待,伟人没有起诉,因为他是伟人,他的心胸博大,他不跟这种人一般见识。但是,伟人的不计较,并不能够成为那种虐待行为合理化的借口。有人指责那虐待孩子的人,后者or后者的同情者一瞪眼:“伟人还没吱声呢?你有什么资格和立场对我/她说三道四?”的确,人们没有立场,但是有道义。但凡对伟人感恩的人,都不能容忍他家的孩子被随随便便伤害。话说,有的人他从未见过那孩子的本来面目,偶然间撞见那变装后的孩子——吓了一大跳!哇塞!原来那伟人的孩子就是这副德行,观众还把他称为“伟人”,这是什么审美啊?这审丑吧? | |